联系地址/ADD

北京市房山区政通路12号政通科创科技孵化器A座5层

电话/TEL

(86-10) 8039 1631

阿斯尔特仪表(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TEL

(86-10) 8039 1531

电子邮箱/E-MAIL

mass_flowmeter@asert.com.cn

京ICP备15011930号-1

中企动力

北二分

资讯分类

>
>
提高互联网技术 加强国家制造业

提高互联网技术 加强国家制造业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3/12 08:37:21
浏览量

核心摘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背景与意义,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竞争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德国工业4.0、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日本工业价值链、中国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为代表,各国重点围

 一、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竞争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德国工业4.0”、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日本工业价值链、中国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为代表,各国重点围绕制造业提出了转型和发展的顶层规划,希望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引领全球经济发展。据统计,20181-10月,我国高端制造业增速达到16%,远超基建、房地产等原本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产业领域。我国经济发展已由过去的投资拉动逐渐转换为制造业拉动,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已然成为2018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连接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和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通过构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智联的智能化发展模式,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是顺应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发展趋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

二、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和产业政策

    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基本与国外经济技术强国处于同一赛道,极具弯道超车、实现并行甚至领先的可能性。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探索,重点在向企业内部的生产率提升、企业外部的价值链延伸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发展路径,已经进入实践深耕阶段,突出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是应用多领域在拓展,工业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钢铁冶金、家电服装、机械、能源等行业,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第二是体系建设全方位推进,窄带物联网实现了县级以上地区的全覆盖,IPv6改造基本完成,标识解析体系,5大国家顶级节点,10个行业和区域二级节点初步建立。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超过50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59万台。第三是生态构建呈现出多层次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员数量突破1000家,与欧美日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组织在技术创新、标准对接等方面开展了深度的合作,引领跨界深度协同突破。

    截止到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指导、鼓励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2016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以全面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为目标,提出了三个阶段发展目标:一是到2025年,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二是到203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三是到本世纪中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等全面到达国际先进水平,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指导意见》还明确了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七大任务和七项重点工程,明确了涵盖法规制度、市场环境、财税、金融、人才、组织六大保障支撑措施。

    根据《指导意见》,20186月工信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在基础设施能力提升、标识解析体系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核心技术标准突破、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产业生态融通发展、安全保障水平增长、开放合作实施推进、统筹推进、政策落地等十大领域三年行动计划。20187月工信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以下简称《平台指南》),《平台指南》以平台标准为引领,坚持建平台和用平台双轮驱动,打造平台生态体系,优化平台监管环境,加快培育平台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总体要求,到2020年,培育10家左右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初步形成。20191月,工信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以下简称为《网络指南》),《网络指南》以构筑支撑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互联互通的网络基础设施为目标,着力构建网络标准体系、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网络、建设标识解析体系、完善网络创新环境。到2020年,形成相对完善的工业互联网网络顶层设计,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技术产业体系。

     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方政府也陆续积极地发布了《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等政策引导和专项资金支持的具体措施。总体来说,随着工业互联网上升为我国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高度以及产业支持政策的不断落地,工业互联网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三、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与下一步发展方向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工业互联网发展323行动,即三大体系、两类应用、三大支撑,作为我国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与指引。网络体系,下一阶段将从基础资源、工厂内网与外网三个维度进行推进。基础资源方面将继续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完善工业互联网IPv6地址体系;工厂内网方面将重点实现扁平化、IP化、无线化、灵活组网方式,加快数字孪生体、TSN(时间敏感网络)SDNNB-IoT5G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工厂外网方面,加快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推进全网IPv6规模部署。平台体系,下一阶段主要围绕建设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能力为发展目标,搭建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建成一批企业级平台、建立健全平台技术体系,开发满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的综合解决方案。安全体系,围绕工业互联网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和推动安全技术手段建设,将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课题。应用方面,推进大型企业集成创新,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重点实现数据端到端集成、数据分析与反馈、资源整合与系统、智能决策等;同时推进中小企业应用普及,重点提升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能力,推进业务云端迁移,实现供需对接,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产业技术体系方面,充分发挥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的作用,引进投融资机构加速产业发展,突破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在工业软件、集成与服务、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领域形成优势竞争力,从而打造一个独特的涵盖新网络、新平台、新智能、新软件、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

四、我国工业互联网企业探索与优秀案例

    我国工业互联网多元化的应用探索体现在垂直行业场景和路径的差异化发展。以海尔为代表的轻工行业当前聚焦于个性化定制与供应链集成,以中船重工为代表的高端装备行业聚焦智能化生产与网络协同制造,以宝钢为代表的钢铁行业聚焦产业链系统与智能生产管控一体化,以中兴通讯与中国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行业聚焦质量与效率的智能化生产与个性定制,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行业则聚焦工程机械智能工厂与产品远程运维服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海尔COSMOPlat平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领先的示范性与创新性。

    海尔COSMOPlat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也是全球唯一连接用户的大规模定制平台,通过终身用户塑造的全生命周期、互联工厂打造的全流程、开放共享构建的全生态,共同构成COSMOPlat大规模定制模式,实现了高精度下的高效率,满足用户全流程参与大规模定制体验,还为制造业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COSMOPlat与其他工业互联网平台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一是高精度指引下的高效率,它不是简单的以机器代替人的高效率,而是用数据化、数字化的方式满足用户的最佳体验;二是大数据基础上的小数据,不仅关注工业大数据,更关注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小数据,实现大规模定制。基于这两点,COSMOPlat实现了对研发、制造、营销模式的彻底颠覆,最终达成产销合一,打造了终身用户。截止目前为止,COSMOPlat已将交互、设计、采购等7大模块进行社会化推广,复制12个行业,11个区域,累计服务3.2亿用户及3.5万家企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平台和行业示范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曾携手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在德国汉诺威展上展示了首条海尔智能家电互联工厂示范线,该示范线采用智能化、模块化设计理念,展示了家电产品从云端下单的个性化定制、智能组装、智能测试、个性化打印、智能包装到智能入库的生产制造产业链的全过程。基于对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深刻理解,菲尼克斯电气将工业互联网驱动的控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自有核心技术、机器人AGVAR技术、3D仿真技术、MESERP等智能生态共存元素集成为系统解决方案,与海尔独创的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无缝连接,探索出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中德合作实践之路。

始终坚持以“精准、安全、科技”为企业核心,本着“诚信、创新、高效”的理念,遵循“尽心服务,用户至上”的企业宗旨,专业致力于中国工业企业实践,引进国际领先科技

服务电话:4006569808